孟加拉国,这个位于南亚的国家,虽然与我国相距仅90公里,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感觉与我们有着遥远的距离。若从交通角度来看,两国的贸易往来必须绕行西太平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这使得两国的距离变得异常遥远。
1、孟加拉国的总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们的山东省,但它拥有着高达1.7亿的庞大人口。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这让孟加拉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达到了惊人的1100人每平方公里。在达卡,首都的人潮汹涌,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咖喱的混合气息,令人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2、孟加拉的气候极其极端,冬季温度低至4度,而夏季则可能飙升至45度。在这样的酷暑下,空调并不普及,只有富裕家庭能够享受到这一现代化的便利设施。对于许多外国游客来说,孟加拉的夏天堪称“煎熬”。此外,由于城市排水系统极为糟糕,每到雨季,城市便会发生严重的内涝,雨水常常漫到膝盖以上。
3、我刚从车站下来,立刻被一群孩子包围,他们都是乞丐,身形瘦弱,脚下赤裸,身上只披着薄薄的布料。据说,达卡有成千上万的乞丐,其中许多都是职业乞丐,专门针对外国游客进行诈骗。在街头遇到这些乞丐时,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给他们钱,否则会引发更多的围观和纠缠。
4、孟加拉的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我走访过的其他东南亚及南亚国家要落后许多。在达卡的新城区,情况略有好转,这里是富人区,建筑现代化,街道较为整洁。豪华住宅区的围墙上常常拉起铁丝网,富人们住在豪华别墅中,享有车库、游泳池,并且有保镖和保姆的陪伴。
然而,即使是价格较高的酒店,其环境仍无法与中国三四线城市的住宿相提并论!
街道上很少有红绿灯,车辆和行人混杂,交通显得杂乱无章。在酒店里,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服务员大多是男性。原来,孟加拉的女性社会地位较低,很少在公共场所工作,且容易受到骚扰。为了保护女性,当地的酒店通常会优先聘请男性服务员。这些男服务员在帮客人搬运行李时,往往会主动索取小费。
5、达卡的老城区给我的印象是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里的景象与现代化完全不同!建筑低矮沉闷,露天电线杂乱无序,设备破旧不堪。走在街头,随处可见破旧肮脏的广告牌,街头摊位上摆满了小商品和水果。
街道上五彩斑斓的着装人群、摩托车、三轮车穿梭其中,形成了一片嘈杂混乱的景象。这里的人们习惯用头顶物品,而不是使用扁担或其他工具。这或许正是达卡真正的模样——属于大多数人的达卡!
在达卡的主干道上,虽然有柏油路,但尘土飞扬,黄土覆盖,路面模糊不清。更令我吃惊的是,大部分路段的卫生状况非常差,到处都是垃圾。
6、达卡的铁路沿线几乎没有空地,低矮的房屋密集,更多的是简陋的棚屋。条件稍好的家庭住在居民楼下,而条件较差的家庭则住在用竹子、木材和粗布搭建的小窝棚里。
这些窝棚里的灶台多是用土砖砌成,燃料是废弃木材和纸板,地面铺着编织袋当床。对于屋内外的卫生状况,居民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铁路旁的居住条件和公共卫生状况极为恶劣,这不仅仅是达卡的问题,而是整个孟加拉的普遍现象。即使在市中心的商业区附近,许多砖瓦房前也流淌着污水,垃圾随处可见,老鼠横行。
7、孟加拉国的河流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河水呈现出近乎黑色的颜色。这是因为孟加拉国的一个重要产业——拆解发达国家的工业设备并回收利用,导致大量机油渗入土壤,加上垃圾处理系统落后,造成了水源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8、孟加拉的劳动者生活非常艰难。服装厂的工人每月工资仅为800元人民币,三轮车司机的收入更低,大约只有600元人民币。在吉大港,采石工人用头顶石块,日薪不到50元人民币。小砖厂里的工人工作条件极其恶劣,男性工人可以顶十二块砖,而女性则顶十块,甚至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在其中劳动。在垃圾填埋场,孩子们在寻找塑料瓶和废弃金属,希望能卖几块钱!
9、相比之下,孟加拉的高收入人群多为受过良好教育,且从事科研、技术或商业行业的人。医生、教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理财分析师等职业的月收入可达6000至20000元人民币。
10、在孟加拉的首都达卡,物价对于外国游客来说相对便宜。不到10万人民币便可购买一套住房,五公里的车程仅需5元人民币,出租车起步价为4元,每公里加收2元。早餐仅需5元便能吃得饱,菠萝、荔枝、芒果等水果价格极为低廉,可以尽情享用。市中心的租房费用仅为每月300至400元人民币。
在达卡的集市上,物价更是便宜。豆角0.8元一斤,青豆1.2元一斤,胡萝卜0.6元一斤,南瓜0.4元一斤,香蕉0.3元一根,菠萝2元就能买3斤。肉类价格也相对便宜,羊肉12元一斤,牛肉23元一斤。得益于孟加拉的广阔冲积平原和肥沃的土地,各种蔬菜水果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价格非常亲民。
在孟加拉,香烟可以单支购买。男性在领到工资后,常常去买香烟,一支烟吸得淋漓尽致才舍得扔掉,有时甚至几个人共享一支。尽管物价便宜,但孟加拉的生活依然艰难。许多家庭至少有两个或三个孩子,生活负担沉重。孟加拉虽然贫穷,但作为一个国家,却极为低调和平和,几乎不引起外界的注意。
11、地理上,孟加拉国只与印度和缅甸接壤。印度曾帮助孟加拉脱离巴基斯坦的统治,因此两国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关系也影响了孟加拉在军事建设方面的优先级。目前,孟加拉拥有14万军队,其中陆军12万,海军和空军各1万。外交上,孟加拉奉行温和的政策,保持与各国友好的关系,但也因此导致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较弱。
12、在习俗方面,孟加拉实行一夫多妻制。男性可以娶最多四个妻子,但需支付相应的“娶妻税”。娶第二位妻子需支付1万塔卡(约788元人民币),第三位妻子需支付3万塔卡(约2364元人民币),第四位妻子需支付4万塔卡(约3152元人民币)。
孟加拉的婚姻大多由父母或媒人安排。当父母认为条件合适时,便会安排相亲,若双方合适,便开始谈婚论嫁。婚礼时,女方的父母会为女儿准备嫁妆,通常包括家具等,而男方则需提供住房。在这个相对保守的社会中,男女约会通常只限于牵手。
然而,孟加拉人的外貌在国际上并未被视为典型的美丽标准。孟加拉族为主体民族,他们肤色偏黑,五官不甚精致,因此很难被视为国际美女的代表。
13、孟加拉国的80%人口是穆斯林。每年6月,孟加拉迎来当地最盛大的节日——开斋节,类似我们春节般重要,届时,孟加拉人将享有长达半个月的假期。
14、孟加拉国人民对外国人热情友好!他们常常渴望与外国游客合影,这或许源于他们对国家贫困的自卑情结。拥有外国朋友成为他们的荣誉,甚至在一次工厂工人的婚礼上,他们邀请了一位外国客人上台发言,这种热情和尊重让人感到受宠若惊。
15、在孟加拉国,时间观念较弱。经常可以看到上午10点钟仍有人群赶往工作地点,办事效率较低。如果约会吃饭,等待一两个小时几乎成了常态。街头上,很多人喜欢穿人字拖,甚至赤脚行走,他们的坚硬足底令人惊叹。
16、在交流方式上,孟加拉人有其独特的习惯:他们用摇头表示赞同、尊重或认可,而点头则表示不同意。
17、孟加拉的教育较为落后,识字率低于很多国家。学制为小学五年,中学七年,大学四年,但大部分孩子只能读到中学便开始帮助家里干活或外出打工。
18、孟加拉人对中国制造的商品有较好的印象,认为其物美价廉。大部分生活用品和工厂机器都来自中国。在孟加拉的大城市商业街,国内品牌的手机店铺遍布街头。
19、在饮食方面,孟加拉的风味独具特色。街头的早餐摊上,小车里烤着薄饼,配以独特的酱料,虽然简陋,但深受当地人喜爱!他们喜欢吃手抓饭和烤焦的肉。肉焖米饭是当地的传统美食,米粒细长,肉汁搭配,虽然用手抓食有些麻烦,但味道十分可口。由于孟加拉族占据了大多数人口,他们仍保持着伊斯兰传统,猪肉在市场上不多见,主要供外地人购买。
20、孟加拉的交通系统和基础设施相较其他国家更加混乱。在达卡,尤其是高峰时段,交通堵塞严重。街道上有三轮车、突突车等各种车辆,行驶1公里可能需要30分钟。在孟加拉的其他地区情况稍好,但出租车司机常常按喇叭争先恐后,街道上充满了汽车的喇叭声和马达的轰鸣声,显得异常嘈杂。街上的私家车大多是二手车,主要以丰田为主,这些车大多数为日本淘汰的二手车,经过简单改装后投入使用。
当地居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三轮车,带棚的三轮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用铁丝网隔开。达卡被誉为“三轮车之都”,有上百万辆三轮车,有些专门载客,而无棚的则用于拉货。亲眼所见,这一景象令人惊叹。
在达卡的汽车站,我意外地发现这个大型车站居然没有公共厕所,且没有候车座位,因此售票楼后面便成了临时的公厕。孟加拉没有车辆报废制度,街上的公交车破旧不堪,车漆剥落,锈迹斑斑,车身凹凸不平,犹如被揉捏过的纸张。许多人站在公交车门口,仿佛挂在车上一般,这种现象令人咋舌。更令人惊喜的是,我竟然在街上看到了双层巴士。
关于印度火车“挂人”的说法,其实是多年前的事,现在已被禁止。而网络上流传的图片更多来自孟加拉。在火车上,我询问了一位孟加拉大学生,他告诉我,并非所有火车都允许爬上车顶,只有一种叫Kornafully的火车允许这种行为。
在孟加拉,人们爬火车的技巧非常高超。如果一个车厢标准载客量为98人,那么在孟加拉却可以容纳300人。许多人选择挂在车厢外面,当地称为“挂票”,票价比正常票价便宜很多。由于孟加拉火车的行驶速度较慢,大约只有20公里每小时,比国内的绿皮车还要慢很多。
对于计划前往孟加拉的朋友,有几点建议需要注意。首先,务必带足药品,尤其是针对腹泻的药物,以应对当地饮食和水源可能引起的不适。其次,驱蚊花露水是必备物品,孟加拉的蚊子数量之多,令人难以想象。此外,清凉油和风油精也是不错的选择,孟加拉人对这些物品感兴趣,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当地朋友。
实盘杠杆平台,线上炒股配资公司,炒股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