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资料: 本文所述事件基于真实生活案例整理,涉及人物姓名均为化名,具体细节经过文学加工。文中反映的养老保障、夫妻关系、家庭理财等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参考价值,旨在引发读者对老年生活保障问题的思考。
"秀梅,医生说手术费要十五万,咱们得赶紧去取钱。"王大明握着妻子李秀梅颤抖的手,声音有些哽咽。
"老头子,咱家真有那么多钱吗?我这辈子没工作过,也没交过社保......"李秀梅眼中满含泪水,"都怪我拖累了你。"
"傻话!这些年我每个月都给你存着呢,肯定够的。"王大明安慰道。
然而,当他们来到银行,李秀梅颤抖着递出存折时,眼前的数字让她彻底愣住了。
01
李秀梅这辈子最怕听到"没钱"两个字。
"秀梅,这个月的钱存好了。"王大明从银行回来,把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妻子,"你收好,这是咱们的保命钱。"
八年前,王大明刚退休那年开始了这个习惯。每个月领了退休金,他都会拿出4000元陪妻子去银行存起来。
李秀梅接过存折,就像接过一块烫手的宝贝。她知道丈夫每个月退休金3200元,为了这4000元,他肯定是动用了积蓄。
"老头子,你这样我心里不踏实。"李秀梅当时还推辞。
"你跟了我一辈子,在农村吃了那么多苦,现在老了不能让你没保障。"王大明很坚决,"这钱存你名下,就是你的。"
从那以后,每月的存钱日成了李秀梅最重要的日子。她会把存折擦得干干净净,然后贴身放好。
年轻时为了照顾家庭,她从来没有正式工作过。看着同龄的姐妹们领退休金,她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但有了这份存款,她心里才有了底气。
"老王对你真好啊,每个月都给你存钱。"邻居们羡慕地说。
李秀梅总是笑而不答,心里却美滋滋的。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依靠。
每次摸到贴身的存折,她都会想:有了这些钱,就算将来生病住院,也不用拖累孩子了。
02
菜市场里,李秀梅永远是那个买最便宜菜的人。
"秀梅,怎么又买白菜萝卜?"邻居刘大妈提着一袋排骨走过来,"你看我今天买的肉,准备给孙子炖汤。"
刘大妈是退休教师,每个月退休金2800元。在她面前,李秀梅总是感觉矮人一截。
"我们家口味清淡,吃惯了素菜。"李秀梅尴尬地笑笑。
"你们老王每个月给你多少生活费啊?够花吗?"刘大妈好奇地问。
李秀梅脸一红,提着菜篮子快步离开。她最怕别人问这个问题,总觉得像在接受施舍一样。
回家路上,李秀梅经过小区的凉亭,几个老太太正在聊天。
"我这个月又去了趟北京,退休金花不完。"陈大妈炫耀着。
"就是啊,有退休金就是自由,想去哪去哪。"
"不像有些人,在家靠老公养着,哪有那个底气。"
李秀梅听到这话,脚步一顿,然后加快速度走过去。她知道这话是说给她听的,心里堵得慌。
"妈,又买这些便宜菜?"儿媳张丽从超市下班回来,看到李秀梅手里的菜篮子,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嫌弃。
"便宜菜怎么了?营养不比贵菜差。"李秀梅有些不悦。
"我们单位同事的婆婆,买菜从来不看价格,想买什么买什么。"张丽故意大声说,"人家有退休金,有底气。哪像有些人,在家闲着还要老公给零花钱。"
这话像一根针扎在李秀梅心里。她端着菜篮子进了厨房,眼泪差点掉下来。
王大明从房间出来,瞪了儿媳一眼:"你妈一辈子为这个家操劳,说话注意点分寸。"
"我又没说错什么,本来就是这样。"张丽撇撇嘴,回了自己房间。
夜里,李秀梅翻来覆去睡不着。张丽的话像魔咒一样在她脑子里转悠。她确实没有退休金,确实要靠丈夫养着,但她也有自己的尊严啊。
还好,她有那份存款。那是她唯一的底气。
03
过年了,在城里打工的儿子王强带着一家三口回来了。
李秀梅高兴得不行,早早就去市场买了菜,想给家人做顿丰盛的年夜饭。
"奶奶!"5岁的孙子小宇扑到李秀梅怀里,"我想你了!"
"奶奶也想你!"李秀梅抱着孙子,眼睛都笑弯了,"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
"我要吃糖醋里脊!要吃红烧肉!"小宇兴奋地说。
"好好好,奶奶都给你做。"李秀梅满口答应。
"别给孩子乱承诺。"张丽抱过孩子,"太油腻了,对孩子不好。我们在城里从来不让他吃这些垃圾食品。"
"偶尔吃一次没关系吧?过年嘛。"李秀梅有些尴尬。
"你不懂现在的科学育儿,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给孩子吃的。"张丽一副专家的口气。
李秀梅讪讪地不说话了。在自己家里,她都不敢大声说话。
吃年夜饭的时候,电视里播着春晚,小宇看到玩具广告,缠着要买遥控飞机。
"奶奶给你买。"李秀梅疼爱地摸摸孙子的头。
"别乱许诺。"张丽立马制止,"小孩子的东西我们会买,别人就别操这个心了。"
"我给自己孙子买个玩具怎么了?"李秀梅有些不高兴。
"你哪来的钱?还不都是公公给的?"张丽理直气壮,"公公每个月工资就那么点,还要给你存钱,我们小家庭的开销怎么办?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哪样不要钱?"
王强坐在一旁低头玩手机,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丽丽,话不能这么说。"王大明放下筷子,脸色有些不好看,"我的钱怎么花,我自己做主。"
"爸,我们也没别的意思。"张丽立马换了个语气,"就是觉得妈在家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存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不如拿出来帮我们换个大房子,也好把你们接过去一起住。"
"那是给你妈的养老钱,一分都不能动。"王大明态度坚决。
张丽脸色一变,拉着王强就回了房间。很快,房间里传来争吵声。
"你爸太偏心了!你妈一个农村老太太,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又不会花!"
"行了,别吵了,我爸的钱他爱怎么花怎么花。"王强的声音听起来很不耐烦。
"你就是个窝囊废!连自己老婆都护不住!我当初真是瞎了眼嫁给你!"
客厅里的气氛瞬间冷到冰点。李秀梅坐在沙发上,心里五味杂陈。她理解儿子儿媳的难处,在城里打拼确实不容易,可那份存款是她唯一的安全感啊。
小宇不知道大人们在争什么,只是默默地贴在李秀梅身边。
"奶奶,你怎么不开心?"小宇稚嫩地问。
"奶奶没有不开心,奶奶很开心看到小宇。"李秀梅勉强笑了笑。
第二天,张丽的脸色一直很难看,对李秀梅爱答不理的。
"妈,洗洁精用完了。"张丽把空瓶子往李秀梅面前一放。
"我去买。"李秀梅起身拿钱包。
"算了,我去买。"张丽一把抢过钱包,"反正花的也是公公的钱,我去买更合适。"
李秀梅的手僵在半空中,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04
从那以后,李秀梅经常失眠。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想起白天张丽说的话,想起邻居们的退休金,想起自己的处境。没有工作,没有社保,没有退休金,她在这个家里好像真的是个负担。
"老头子,我们老了怎么办?"李秀梅轻声问身边的王大明。
"别胡思乱想,咱们有钱。"王大明拍拍她的手,"我给你存的钱,够咱们用到老。"
"万一你走在我前面呢?"李秀梅声音哽咽,"万一强子他们不管我呢?"
"胡说八道!"王大明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我们要一起活到一百岁。再说,钱在你名下,谁也动不了。有钱就有底气,别怕。"
李秀梅这才稍微安心一些,但心里的恐惧并没有完全消散。
白天看电视,新闻里经常有独居老人的报道。有的生病没钱治疗,最后拖死了;有的被子女遗弃,孤独地死在家里;有的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选择了自杀。
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李秀梅都会下意识地摸摸贴身的存折,心里才能踏实一些。
"秀梅,别看这些负面新闻了。"王大明替她换了个台,"咱们的情况不一样,有钱就有尊严。"
"我就是想想,万一咱们老得动不了了,强子他们真的会管吗?"李秀梅忧心忡忡。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王大明叹了口气,"好在我们有积蓄,能照顾自己。"
和小区里的老姐妹们聊天时,话题总是离不开养老。
"我儿子说了,以后一定给我养老送终,绝不让我受委屈。"邻居陈大妈信誓旦旦地说。
"话是这么说,但还是要有点自己的钱才安心。"另一个老太太摇头,"现在的年轻人自己都顾不过来,哪有心思管老人?"
"就是啊,还得靠自己。有钱在手里,心里才踏实。"
"我们这些没有退休金的,更得未雨绸缪。"
李秀梅默默听着,心里既恐惧又庆幸。恐惧的是老年人的无助,庆幸的是自己有那份存款做底牌。
每天晚上,她都会偷偷拿出存折看一遍,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回贴身的口袋里。那薄薄的一本存折,承载着她全部的希望和安全感。
05
春暖花开的时候,李秀梅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起初只是偶尔肚子疼,她以为是吃坏了什么,也没当回事。可渐渐地,疼痛变得频繁起来,有时候疼得她直不起腰。
"妈,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张丽下班回来,难得关心了一句。
"没事,可能是春天容易犯困。"李秀梅强撑着笑。
"你该不会是舍不得看病吧?"张丽语气里带着嘲讽,"现在不是过去了,有医保的。"
李秀梅心里一阵难受。她确实舍不得花钱看病,但更怕的是查出什么大病来,那医保能报多少?
疼痛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有几次半夜疼醒,她只能蜷缩在床上咬牙忍受,生怕吵醒身边的王大明。
"秀梅,你这几天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王大明终于察觉了异常。
"就是有点累,休息休息就好了。"李秀梅还在隐瞒。
"不行,明天我陪你去医院。"王大明很坚决,"身体是本钱,不能拖。"
"别去了,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李秀梅有些着急,"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什么叫冤枉钱?"王大明有些生气,"看病怎么能叫冤枉钱?明天必须去!"
第二天,王大明强制性地带着李秀梅去了医院。在拥挤的走廊里,李秀梅看到很多和她同龄的老人,有的在为医药费发愁,有的在和子女争吵。
"我已经花了好几万了,不能再花了!"
"那我也没钱,房贷都还不起了!"
"妈养我们这么大,现在看个病都舍不得?太没良心了!"
"你有本事你出钱啊!"
听着这些争吵,李秀梅心里既难受又庆幸。难受的是老年人的无助,庆幸的是自己有存款,不用和子女为钱撕破脸。
"大夫,我老伴这是什么毛病?"王大明紧张地问医生。
医生看了检查结果,表情变得严肃:"建议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李秀梅心里一沉,"会花很多钱吧?"
"具体费用要看检查结果,但手术费用确实不便宜。"医生实话实说,"你们先准备一下,尽快住院。"
走出医院,李秀梅的腿有些发软。虽然知道自己有存款,但一想到要动手术,要花那么多钱,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别担心,咱们有钱。"王大明紧紧握住妻子的手,"这些年存的钱就是为了这一天。有钱就不怕,咱们能治得起。"
李秀梅点点头,心里却还是七上八下。她从来没有一次性花过这么多钱,真到了用钱的时候,反而更加舍不得了。
06
住院那天,李秀梅把存折紧紧抱在怀里。
病房里住着四个病人,都是需要手术的。隔壁床的老太太因为付不起医药费,儿女们轮番来劝她放弃治疗。
"妈,这病治不好的,别白花钱了。"
"是啊,医生都说了,就算手术也不能保证效果。"
"我们已经尽力了,实在没钱了。"
老太太躺在床上,眼泪无声地流着。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看着天花板。
李秀梅看着这一幕,心里既愤怒又同情。同时也庆幸自己有那份存款,不用像她一样被子女抛弃。
"妈,医生说手术费大概要十五万左右。"王强来医院看望时,表情很复杂。
"十五万?"李秀梅倒吸一口气,"这么多?"
"现在的医疗费就是贵,没办法。"张丽在一旁说,"早知道会花这么多钱......"
"你想说什么?"王大明脸色一沉。
"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看病太贵了。"张丽赶紧解释,"不过也没办法,该花还得花。"
李秀梅听出了弦外之音,儿媳妇心疼钱。她理解,十五万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强子,妈知道你们不容易......"李秀梅有些愧疚。
"妈,你别想那么多。"王强敷衍地说,"先治病再说其他的。"
医生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手术时间定在三天后。
"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我来解决。"王大明对儿子说,"明天我就去取钱。"
"爸,真的够吗?"王强有些担心。
"放心,绝对够。"王大明很肯定,"这些年我每个月都给你妈存钱,就是为了这种时候。"
当天晚上,李秀梅辗转反侧睡不着。明天就要去取钱了,八年来的积蓄,终于要派上用场了。
她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每个月4000元,八年就是96个月,总共应该有384000元。除去手术费15万,还能剩下23万多,够他们夫妻养老用了。
想到这里,李秀梅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还好当年王大明坚持给她存钱,不然现在该怎么办?
第二天一早,王大明就陪着李秀梅去银行取钱。
"老头子,我有点紧张。"李秀梅紧紧握着存折,手心里全是汗。
"紧张什么?钱是咱们的,取咱们自己的钱。"王大明安慰道,"有了这些钱,你就能安心治病了。"
银行里人不多,很快就轮到了他们。
"李秀梅,身份证号43..."银行柜员核对着信息,随后在电脑上熟练地敲击着键盘。
李秀梅紧张地攥着双手,手心里全是汗。八年了,老伴每个月都坚持给她存钱,今天终于要用上了。
王大明站在一旁,表情也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自信。他相信这些年的积蓄足够妻子的治疗费用。
"请稍等,我查一下您的账户余额。"柜员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屏幕上跳动着数字。
李秀梅屏住呼吸,心脏砰砰直跳。这一刻,她想到了八年来每个月的存钱日,想到了那份来之不易的安全感。
几秒钟后,柜员抬起头,神情突然变得有些奇怪。她又看了看电脑屏幕,然后重新核对了一遍李秀梅的身份证。
"阿姨,您的账户余额是......"
柜员的话音刚落,李秀梅整个人都愣住了。
"三万两千块。"柜员的声音在银行大厅里显得格外刺耳。
李秀梅瞪大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您的账户余额是三万两千块。"柜员又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带着同情。
李秀梅感觉天旋地转,身体摇摇欲坠。王大明赶紧扶住她,自己的脸色也瞬间变得苍白。
"不可能!这不可能!"李秀梅声音颤抖,"我们存了八年,每个月四千,怎么可能只有三万多?"
柜员看看他们的表情,小声说:"您需要查看一下流水记录吗?"
"查!必须查!"王大明的声音都变了调。
很快,一份详细的流水记录被打印出来。李秀梅颤抖着接过来,一行一行地看着。
记录显示:确实每个月都有4000元的存入,但几乎每个月底都有大额转出,转出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转到哪里了?"李秀梅急切地问。
柜员指着转账记录:"都转到了这个账户,户名是王强。"
听到儿子的名字,李秀梅身体一软,差点瘫坐在地上。
"强子...强子把钱都拿走了?"她不敢置信地看着王大明,"你知道吗?"
王大明的脸色变得死灰,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老头子,你说话啊!你知不知道?"李秀梅抓住丈夫的胳膊,指甲都掐进了肉里。
银行里其他客户都朝这边看来,柜员也有些不知所措。
"我们...我们先回家再说。"王大明声音微弱,搀扶着摇摇欲坠的李秀梅走出了银行。
路上,李秀梅一句话都没说,只是紧紧攥着那份流水记录,眼泪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八年,整整八年的积蓄,她以为的安全感,原来都是泡影。
07
回到家,李秀梅直接瘫坐在沙发上,手里还死死攥着那份银行流水。
"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的声音冷得像冰。
王大明站在一旁,不敢看妻子的眼睛:"秀梅,我...我也没想到会这样。"
"你到底知不知道?"李秀梅猛地抬头,眼中满含怒火。
王大明沉默了很久,才艰难地开口:"我...我知道。"
这四个字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在李秀梅头上。她整个人都愣住了,然后突然爆发:
"你知道?你知道还骗我八年?"
"不是的,不是你想的那样。"王大明急忙解释,"强子说他们在城里压力大,房贷车贷都要还,就想先借一下,说过段时间就还回来。"
"借?"李秀梅尖声道,"借了几十万,什么时候还过一分钱?"
"我也是刚知道拿了这么多。"王大明声音越来越小,"强子每次都说下个月还,下个月还,我就信了。"
李秀梅看着这个和她生活了四十多年的男人,感觉非常陌生。
"所以这八年来,你每个月陪我去存钱,看着我高高兴兴地以为有了保障,你心里一点都不愧疚?"
"我愧疚,我每天都愧疚。"王大明眼圈红了,"但是强子说了,钱早晚都要留给他们的,提前用一下没关系。"
"那是我的养老钱!"李秀梅声嘶力竭,"不是给他们的!是我的!"
"我以为他们会还的,我真的以为......"王大明的声音越来越弱。
"你以为?"李秀梅冷笑,"你以为个屁!你就是偏心儿子,拿我的保命钱给他们花!"
王大明想要解释什么,但李秀梅已经不想听了。她拿起手机,颤抖着拨通了王强的电话。
08
"妈,怎么了?"王强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你给我回来!立刻回来!"李秀梅的声音冰冷得可怕。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你回来我们当面说!"李秀梅直接挂了电话。
不到一个小时,王强和张丽就匆忙赶回来了。
"妈,到底怎么了?"王强一进门就问。
李秀梅把银行流水往茶几上一摔:"你自己看!"
王强拿起流水看了看,脸色顿时变了。张丽凑过来看了一眼,表情也有些不自然。
"妈,这个......"王强支支吾吾。
"说!"李秀梅拍桌子,"这些钱你都拿去干什么了?"
"我...我们在城里压力大,房贷车贷,孩子上学......"王强声音越来越小。
"所以你就把我的养老钱都拿走了?"李秀梅的眼泪又掉下来了,"那是我的保命钱!"
"妈,您别这么说。"张丽突然开口,"反正房子以后也是我们的,钱早晚都要给我们,提前用一下有什么问题?"
这话彻底激怒了李秀梅:"提前用?你们什么时候说过要还?"
"妈,您想想,我们在城里买房子,不是为了以后把您接过去享福吗?"张丽理直气壮,"房子大了,您住着也舒服。"
"我什么时候说要去城里?"李秀梅气得发抖,"我就要那些钱,那是我的保命钱!"
"现在您不是要用钱治病吗?我们会想办法的。"王强试图转移话题。
"想办法?"李秀梅冷笑,"你们有本事拿我的钱,没本事还回来?"
"妈,您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张丽不高兴了,"我们又不是不养您老,就是用了点钱,至于吗?"
"至于?"李秀梅站起来,指着张丽,"那是我八年的积蓄!三十多万!你们眼皮都不眨就花了,现在说至于?"
"三十多万怎么了?"张丽也来了脾气,"我们在城里买房子花了一百多万!您那点钱算什么?"
"张丽!"王大明忍不住了,"怎么跟你妈说话的?"
"我说错了吗?"张丽梗着脖子,"农村老太太,一辈子没挣过钱,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还不是给我们花的?"
李秀梅听到这话,气得浑身发抖。她指着张丽,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你给我滚!滚出我家!"
"这是我老公的家,凭什么让我滚?"张丽一点都不示弱。
"强子,你说话!"李秀梅看向儿子,"你老婆这样说你妈,你不管?"
王强左右为难,小声说:"妈,丽丽也不是故意的......"
"她不是故意的?"李秀梅彻底心寒了,"她说我是农村老太太,说我没挣过钱,说我要钱没用,这不是故意的?"
"我说的是实话啊。"张丽翻了个白眼,"您确实没工作过,确实没挣过钱,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张丽,你够了!"王大明实在听不下去了。
"爸,您也别护着她了。"张丽干脆摊牌了,"我们在城里这么辛苦,还要背着房贷车贷,孩子上学也要钱。妈在家闲着,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那是她的钱!"王大明怒道。
"她的钱?"张丽冷笑,"她哪来的钱?不都是您给的吗?您的钱不就是我们的钱吗?"
李秀梅听着这些话,感觉心在滴血。她看着这个曾经叫她"妈"的女人,感觉无比陌生。
09
争吵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最后不欢而散。
王强和张丽走的时候,扔下一句话:"钱我们会还的,但不是现在。妈的病还是要治,我们想办法借钱。"
等他们走了,屋子里安静得可怕。
李秀梅坐在沙发上,眼泪早就哭干了。她看着手里的银行流水,突然觉得这些数字都变得模糊。
"秀梅,别难过了。"王大明想去安慰妻子,但被她推开了。
"别碰我!"李秀梅声音嘶哑,"我现在看见你就恶心!"
"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但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想办法解决。"王大明小心翼翼地说。
"解决?怎么解决?"李秀梅冷笑,"你儿子说了,钱会还,但不是现在。我的病等得了吗?"
王大明沉默了。他知道儿子的性格,说会还钱,但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我这就去找强子,让他无论如何先拿出手术费。"王大明起身要走。
"别去了。"李秀梅摆摆手,"你没听见你儿媳妇怎么说我的吗?农村老太太,没挣过钱,要钱没用。我在他们眼里就是个累赘。"
"不是的,丽丽就是说话难听,心不坏。"
"心不坏?"李秀梅苦笑,"她把我八年的积蓄都花了,还说心不坏?"
夜里,李秀梅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八年来每个月的存钱日,她都以为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积攒保障。可现在才知道,那些钱早就进了别人的腰包。
她想起了白天在银行的情景,想起了那个可怕的数字:三万两千块。
手术费要十五万,她只有三万多,还差十二万。这个缺口怎么填?
王大明说会想办法,但他一个退休工人,能有什么办法?
借钱?亲戚朋友谁会借这么多钱?
卖房?这套老房子能值几个钱?
李秀梅越想越绝望。她一辈子最怕的就是没钱看病,现在这个噩梦成真了。
更让她心寒的是,她发现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儿子为了媳妇可以骗她八年,儿媳妇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她是累赘。
她突然想起了邻居们的话:"现在的年轻人靠不住,还得靠自己。"
可她靠什么?她没有工作,没有退休金,唯一的积蓄也被骗走了。
10
第二天,王大明找到了王强。
"强子,你妈的手术不能拖了,你必须想办法拿出钱来。"王大明的态度很坚决。
"爸,我真的没钱。"王强一脸为难,"房贷每个月八千,车贷三千,孩子上学费一年两万,我们哪有钱?"
"那你当初为什么要拿你妈的钱?"
"我以为您会跟妈说清楚的。"王强推卸责任,"而且我也准备还的,就是需要时间。"
"现在没时间了!"王大明拍桌子,"你妈的病等不了!"
"那我也没办法啊。"王强摊摊手,"要不您去找亲戚借一下?"
"我一个退休工人,谁会借给我十几万?"王大明气得发抖。
"那...那要不先卖掉一套房子?"王强提议。
"哪套房子?"
"就那套投资房,小一点的那套。"王强说,"卖了应该能凑够手术费。"
"那套房子在你名下,你自己去卖。"
王强犹豫了:"爸,那套房子现在升值了,卖了太可惜。要不等等看,说不定有其他办法。"
王大明看着儿子,突然觉得很陌生。这还是他养大的孩子吗?
"你的意思是让你妈等死?"
"我不是这个意思。"王强急忙辩解,"我是说可以先借钱治病,等我有钱了再还。"
"借钱?谁借?"
"您可以找朋友借啊,老同事什么的。"
王大明彻底失望了。他的儿子为了一套房子,可以让母亲等死。
最终,经过一番争吵,王强勉强同意卖掉那套小房子。但是,房子的过户和销售需要时间,而李秀梅的病等不了。
"那就先借钱,等房子卖了再还。"这是王强最后的妥协。
王大明只能四处借钱。他找了所有的老同事,老朋友,甚至放下面子去找了一些平时不太来往的人。
"老王,不是我不想借,十几万真不是小数目。"
"我也想帮忙,但我儿子刚买房,我也没余钱。"
"要不少借点?几万块我还能想想办法。"
到处碰壁之后,王大明才凑够了八万块钱。加上李秀梅账户里的三万多,总共十一万,还差四万。
"老头子,算了吧。"李秀梅看着为她奔波的丈夫,心里五味杂陈,"十一万也够做个简单的手术了。"
"不行,医生说了要十五万,少了不行。"王大明还在想办法。
最后,还是医院的社工帮他们申请了困难补助,减免了三万的费用。这样,勉强够了手术费用。
11
手术很成功,李秀梅保住了命。
但躺在病床上的她,心却死了。
"妈,您身体怎么样?"王强来看望时,态度比以前好了很多。
李秀梅看着他,没有说话。
"妈,您别生气了。"王强有些尴尬,"房子我已经挂牌了,很快就能卖掉。到时候把钱还给您。"
"不用了。"李秀梅第一次开口,声音很平静。
"什么不用了?"
"钱不用还了。"李秀梅看着天花板,"反正我也活不了几年了,要那些钱干什么?"
"妈,您别这样说。"王强有些慌了,"您会长寿的。"
"长寿?"李秀梅苦笑,"长寿给谁看?给你们当累赘吗?"
"妈,您怎么能这样想?"
李秀梅转过头,第一次正眼看着儿子:"强子,妈问你,在你心里,我到底算什么?"
王强被问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说啊。"李秀梅继续问,"是你妈,还是你的负担?"
"当然是我妈。"王强勉强回答。
"是吗?"李秀梅笑了,"那为什么你可以骗我八年?为什么你老婆可以说我是农村老太太,没挣过钱,要钱没用?为什么你明明有房子可以卖,却要让我等死?"
王强张张嘴,想要解释,但又不知道说什么。
"算了。"李秀梅闭上眼睛,"我想一个人静静。"
王强站在床边,看着憔悴的母亲,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离开了病房。
李秀梅听到脚步声远去,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八年的欺骗,一场大病,让她看清了很多东西。她在这个家里,真的只是个负担。
那天晚上,王大明来病房陪护。
"秀梅,对不起。"王大明握着妻子的手,"都是我不好,我对不起你。"
李秀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
"以后我再也不会瞒着你了。"王大明继续说,"强子也认识到错误了,他会改的。"
"不用了。"李秀梅淡淡地说,"我已经想开了。"
"想开什么?"
"我这辈子就是个农村妇女,没有工作,没有退休金,没有保障。"李秀梅的声音很平静,"我不该奢望什么安全感,更不该指望儿子孝顺。"
"不是的,强子还是孝顺的......"
"孝顺?"李秀梅打断了丈夫的话,"孝顺的儿子会骗母亲八年?会为了一套房子让母亲等死?"
王大明无言以对。
"老头子,我们老了。"李秀梅看着丈夫,"以后别再给任何人存钱了,够花就行。指望不上别人,只能靠自己。"
王大明点点头,眼泪也掉了下来。
出院后,李秀梅回到了家里。
王强的房子最终卖掉了,他把十万块钱还给了母亲。但李秀梅没有再把钱存到银行,而是换成了现金,放在自己贴身的地方。
"妈,您这样不安全。"王强劝说,"还是存银行吧。"
"不用。"李秀梅摇摇头,"我要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心里踏实。"
从那以后,李秀梅变了很多。她不再和邻居们讨论养老问题,也不再羡慕别人的退休金。她开始学着独立,学着为自己活着。
"秀梅,咱们搬去城里吧,和强子他们一起住。"王大明提议。
"我不去。"李秀梅拒绝得很干脆,"我在这里住惯了。"
她知道,去了城里,她还是会被当成负担。不如在这里,至少她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春天又来了,李秀梅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邻居刘大妈走过来:"秀梅,听说你儿子要接你去城里享福?"
"没有的事。"李秀梅淡淡地说。
"那多好啊,在城里住大房子。"刘大妈羡慕地说。
李秀梅笑了笑,没有接话。她已经不需要别人的羡慕了,也不会再被别人的话影响。
实盘杠杆平台,线上炒股配资公司,炒股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